鋁合金資源分布廣泛,易加工,性能好,因此很快就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金屬材質,以其節能環保在各大領域受到歡迎,氧化鋁合金是比較常用的其中一種,那麽,鋁合金與氧化鋁合金到底有什麽不同?
鋁合金表麵很容易生成一層極薄的氧化鋁膜(0.01-0.02um),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。但由於這層氧化膜是非晶的,使鋁合金表麵失去原有的光澤。此外,這種氧化膜疏鬆多孔,不均勻,抗腐蝕能力不強,容易沾染汙跡。因此,鋁合金製品通常要進行特殊的氧化處理,在氧化處理之前,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對製品表麵進行必要的清洗,使其裸露純淨的金屬基體,方便氧化著色順利進行,從而獲得與基體結合牢固、色澤和厚度都滿足要求且具有最佳耐蝕、耐磨等良好性能的人工膜。
有人說鋁合金不用經過氧化處理就已經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了。但鋁合金當然是經過氧化表麵處理後使用最好了。因為鋁合金在沒有經過表麵處理之前,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把表麵的膜給氧化掉,陽極氧化鋁工藝:脫脂→堿蝕→陽極氧化→活化→染色→封孔。在經過鋁氧化表麵處理後的鋁合金屬於陽極型材,能提高鋁的耐腐蝕性、增強耐磨性及硬度,保護金屬表麵等,加上鋁膜微孔吸附能力強,經過著色成各種美觀豔麗的色彩後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。